2025年9月18日,第十六届中国统计开放日活动在内蒙古科技大学春晖学堂E201顺利举办。活动围绕“统计的意义、方法与诚信”主题,涵盖开场致辞、知识讲座、青年诚信分享及闭幕总结四大环节,系统呈现统计工作的专业价值与社会意义。
第一环节:开场致辞,共话统计价值
包头调查队党组书记、队长孟克在致辞中指出,调查队核心职能涵盖粮食产量、畜情监测、住房医疗等民生数据采集。他强调,统计是政府防汛预警与科学决策的“行为测量仪”,诚信与法治乃统计学科“立身之本”,并鼓励青年学子深入体会统计学科魅力,筑牢职业素养根基。
内蒙古科技大学经管学院赵周华院长结合个人博士论文研究经历,分享了赴京调取农业农村部数据未果、最终借助家庭金融调查数据完成学术研究的实际案例,印证了高质量统计数据对学术研究与政策制定的关键作用,并对调查队一直以来的“数据攻坚”表达感谢。他还提出,未来双方将在人才培养、社会实践与课题研究方面加强合作,奠定“政校联动”的坚实基础。
第二环节:知识讲座,四大主题解锁统计内核
包头调查队副队长于纲系统梳理政府统计的发展脉络与内在逻辑,强调“数据是战略资源,统计是高质量发展的‘基础支撑’”。
消费价格调查科陈韵至详细讲解CPI作为反映通胀或紧缩核心指标的重要意义,涵盖八大类商品与服务,并遵循“三定一直”采价原则。她指出,CPI作为综合平均值,个体感受差异源于消费结构、时空差异等因素,采价员“红马甲”正是统计人严谨作风的象征。
执法监督科科长黄春艳解读《统计法》的刚性约束,指出最新修订版进一步强化“防造假、强监督”机制,明确政府“四个不得”与调查对象“三个必须”的法定义务,并强调执法过程中需严格做到“两人持证、提前发函、核查凭证”。
经管学院边璐教授以“统计建模与选题”为题发表演讲,强调数据应具备“完整、准确、可比、一致”四大特性,倡导选题立足现实问题,如“干部年轻化与地方经济增长”,并以“政府采购与企业创新”为例演示统计建模的逻辑流程。
第三环节:青年互动,诚信故事里的“统计初心”
包头调查队王珊珊讲述疫情封城期间,调查员身着防护服完成1090户访问的经历,提到她曾安抚情绪激动的店主,并提及老人坚持认真记账的感人细节,指出数据背后是沉甸甸的民生责任。九原区统计局格格娜结合实操经验,指出统计各环节皆关乎真实,呼吁公众配合与监督;徐美彤以新疆数据造假案为例,强调诚信是不可逾越的底线;刘少轩则以修表师傅坚守技艺的故事比喻统计诚信需经时间检验。
第四环节:闭幕总结,共赴数据诚信之约
王嘉嘉副院长在总结中指出,“从古代结绳记事到现代统计云,工具在变,但对真实的敬畏始终未变”,并向包头调查队、九原区统计局及与会师生表示感谢。她强调,政校联动将进一步推动统计科学的应用与发展,为地方高质量发展注入智慧力量。
至此,第十六届中国统计开放日活动圆满结束。